输入姓氏的汉字或拼音,如查找姓起源,输入wang后按Enter即可

百家姓 > 丘姓
上一个: 窦姓 下一个: 孔姓

丘姓


一、姓氏源流 丘、邱(Qiū)姓同源,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是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
2、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鄫(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灭,其子孙去邑为曾氏,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
3、出自妫姓,以地为氏。春秋时,陈国(开国君主是胡公满)有宛丘,邾国(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以“丘”为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汉代少数民族乌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丘敦氏改为汉字单姓丘氏。又彝、蒙、苗、土等族均有邱姓。
以上这几支以丘为姓的宗族,后来大多数都改了邱姓。满清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时的“丘”与“邱”通用)为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民国初,一部分恢复为“丘”,近代诗人邱逢甲倡议复丘姓本字,他首先将本人姓名写作丘逢甲,闽、粤邱姓族人也纷纷响应改邱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继续沿用邱字。结果现在的邱姓人士随处可见,而以丘为姓的人反而不多了。
得姓始祖:丘木。西周初年,姜太公吕尚作为开国功臣,被封于齐,建立齐国,定都营丘。据传,太公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简化君臣之礼,又鼓励百姓利用本地鱼盐资源发展生产,齐国呈现出一派祥和富足之景象,太公受到国人拥戴。后因故将营丘改称临淄,太公之子木怀念都城故称,遂以地为氏,人称丘木,丘木后人遂沿用丘姓,奉丘木为得姓始祖。因“邱”姓为“丘”姓避讳加邑旁而来,实属同源,故丘木亦为邱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丘、邱二姓同源,故此处所述主要为丘姓播迁内容。丘姓发源于山东,早期主要向西、向南播迁,故很早河南境内便有丘姓名门望族,开基始祖为丘穆,世居河南卫辉府封丘县。秦汉时期,陕西、浙江、内蒙等省均有丘姓。西汉陕西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后因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今属浙江),后成吴兴一带望族。此期,丘穆一支后人丘言封临海王,移居山东;丘和居开封府林村;丘茂平迁福建汀州上杭县。东汉应劭所作《汉书·楚元王传注》载“邱,姓也。”可见,邱姓最迟出现于汉代。汉以后,偶有丘姓为避孔子圣讳,改姓邱,数量极少,故历史上邱姓名人寥寥无几,五代十国时学者邱光庭为其一。魏晋南北朝时,河南光州固始丘姓为避战乱,与林、黄、陈、郑、詹、何、胡姓(史称“入闽八族”)一同南下,初居福建莆田,后分支长汀、上杭等地。丘穆一支传至四十七世丘宏达,于东晋永和年间迁居四川,后人又有迁河南,转福建汀州宁化等地,遂广播福建、广东省境。另外,此期陕西扶风一带丘姓族大人众,遂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唐代有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丘姓有随行者。宋代,福建有较多丘姓居住。上述入闽八族中丘姓有入粤分支,居广东饶平、梅县、龙川各地。北宋中叶,河南丘休秀一支迁福建莆田,其子丘成实,徙广东饶平。明代,贵州、云南等地也有丘姓聚居点。丘休秀后人又有迁福建长汀、上杭,转广东镇平等地者。陕西、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有山西大槐树丘姓移民入居。清初,入台者多出闽、粤之地,此二地丘姓又多属丘休秀派下。又雍正三年,下诏避孔丘名讳,天下丘姓多改姓邱,至此,邱姓始成一大姓氏。今日邱姓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邱姓约占全国汉族邱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丘(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
三、历史名人
丘 濬:琼山(今属海南省)人,明代文渊阁大学士。廉介持正,嗜好读书,熟知典故。著《大学衍义补》等。
丘灵鞠:吴兴人,南齐长沙王车骑长史。才华横溢,有文集及《江左文章录序》传世。
丘行恭: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大将军。勇武善骑射,因功斫石为人马,立像于昭陵阙前以旌之。
丘光庭:吴兴(今属浙江省)人,五代十国时学者。在哲学上,坚持元气论,并据此解释潮汐成因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著有《海潮论》等。
丘处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亦为龙门道创始人。成吉思汗尊其为“神仙”。著作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石番溪集》等。
丘逢甲:广东省蕉岭人,近代爱国诗人、政治家。其诗多爱国篇,风格近杜甫、陆游诸家。著有《岭云海日楼诗钞》。
邱象升、邱象随:系兄弟,清代江苏山阳(今淮安)人,皆吏,以诗文闻名,并称“二邱”。兄有《南斋诗集》、《白云草堂集》等,弟有《西山纪年集》。
邱心如:江苏省山阳(今淮安)人,清代女作家,晚年曾设帐授徒,著有长篇弹词《笔生花》。
邱远才:广西省人,太平天国“淮王”。作战勇猛,有“邱老虎”之称,同治七年三月,在冀中饶阳战役中阵亡。
邱宝仁: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人。早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后任北洋海军左翼前营副将,在与日舰激战的黄海一役中,退守威海卫,所乘来远舰遭敌偷袭,其下落不明。
邱少云:四川省铜梁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受命与战友们潜伏于敌营附近,后不幸被敌燃烧弹之烈火烧身,为了不暴露部队埋伏地点,忍受剧痛,丝毫不动,以至壮烈牺牲,换取此役胜利,年仅二十二岁。
邱会作:江西省兴国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沦为林彪反党集团的骨干分子。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此支丘氏,是以丘穆为其开基始祖。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南)。相当今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省宜兴县地。此支丘氏,是以汉丘俊为其开基始祖。
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
2、堂号
文庄堂:明朝人邱濬,官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他熟悉当代典故,著《大学衍义补》,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军事等方面,博采前人议论,加按语抒发自己的意见。代表作有《邱文庄集》。
此外,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河南堂”、“吴兴堂”、“扶风堂”、“敦睦堂”、“砚耕堂”、“思敬堂”、“忠实堂”等。
============================================================
【丘(邱)姓宗祠通用对联】〖丘(邱)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吴兴才望;
大学仪型。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齐长沙王车骑长史丘灵鞠,吴兴人。宋世文名甚盛,有文集及《江左文章录序》。下联典指明代文渊阁大学士丘濬,字仲深,琼山人。景泰进士。廉介持正,惟嗜学,熟于国家典故。晚年右目失明,犹披鉴不辍。卒谥文庄。有《大学衍义补》等书。
文雅希范;
像立昭陵。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阳梁乌程人丘迟,字希范,八岁能写文章。武帝时任中郎将,侍诏文德殿,后历官司空从事中郎、永嘉太守。文学批评家钟嵘曾评论他的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下联典指唐代洛阳人五行恭,有勇力,善骑射。贞观年间征讨高昌有功,官右武侯将军,诏书命斫石为人马,在昭陵阙前立像以旌表。高宗时,历官大将军,冀、陕二州刺史。
系承姜尚;
源出扶风。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齐·太公姜尚封于营丘,支孙以地名为姓,是为丘姓。清·雍正年间诏令改为“邱”,以避孔子名讳。
联吟郎署;
笃学琼山。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丘舜中为朝奉郎,诸女皆工诗,兄弟内集,必吟咏为乐。下联内指明·丘濬,琼山人,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过目成诵。
鸿舻世第;
枢密家声。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丘姓宗祠“河南堂”联。上联典出丘氏望出河南省光州固始,故以河南为堂名。“河南”,汉代郡名,在今河南省新郑、洛阳、临汝之间。下联典指福建省莆田邱姓后代丘成实,任宋徽宗枢密使,其子丘君与,任梅州刺史,后致仕遂居三饶,为广东省饶平丘姓的始祖,后繁衍到广东省潮汕各县市以及海外。
源宗渭水;
学绍琼山。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源出姜姓的丘氏始祖姜太公“渭水垂钓”事典。下联典指明·丘濬事典。
河南世泽;
渭水家声。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丘姓的郡望为河南郡。下联典指齐·太公姜尚事典。
-----------------------------------------------------------------
〖丘(邱)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渭水家声远;
琼山世泽长。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源出姜姓的丘氏始祖姜太公“渭水垂钓”事典。下联典指明·丘濬事典。
潭月映山足;
天河泻涧中。
——唐·丘丹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尚书郎丘丹《秋夕宿石门馆》诗句联。丘丹,嘉兴人。
草色新雨中;
松声晚霞里。
——唐·丘为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丘为诗句联。丘为嘉兴人。官至太子右庶子,年八十余致仕。与王维、刘长卿友善。
读书千载业;
孝悌一堂春。
——广东省蕉岭县客家围丘氏宗祠堂联
上联教导子孙,做学问读书是千载事业。下联则教育子孙孝敬父母与兄弟和睦,都可全族得到春光。综观丘氏客家围的对联,中原华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贯穿始终。客家围从外到内,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传统华夏文明的结晶,更为可贵的是,中原地区因历史和社会原因早已失传或淡化了文化的内涵,都可以在现存的客家围中找到,换句话说,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活生生地保留在客家围中。
-----------------------------------------------------------------
〖丘(邱)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吴兴诗人领袖;
洛阳武侯将军。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诗人丘吉,字大佑,号执柔,归安人。善古文,尤长于诗。为吴兴诗人领袖。有《执柔集》。
-----------------------------------------------------------------
〖丘(邱)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山甫报国赐二字;
上仪廉政列三清。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两淮制置使丘岳,字山甫,有文武才,誓死报国,理宗御书“忠实”二大字以赐,封东海侯。下联曲指清代将领丘上仪,字维正,武进人。明崇祯武进士。历任江西都司、海盐参将,有惠政。与吴麟瑞、侯峒曾长称“三清”。
君子德操昭万世;
史师宏论耀千秋。
——丘程光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新加坡书画协会会长丘程光先生所撰。上联典指齐·太公姜尚事典。下联典指左丘明,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详见下《丘(邱)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系出太公,一脉精神崇礼德;功齐夫子,两书内外著春秋》联之联释)。
-----------------------------------------------------------------
〖丘(邱)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诸女工诗,联吟郎署;
寡母善教,笃学琼山。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丘舜中事典。下联典指明·丘濬事典。
德著汉南,名扬渭水;
馨蕃竹岭,落处西山。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饶平县饶洋镇水东村丘姓“德馨楼”联。联以鹤顶格嵌“德馨”楼名,全联典出丘姓的望族衍派地名“汉南、渭水、竹岭、西山”。
政迈沈刘,复见东南并美;
御颂忠实,克兼文武双全。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梁代豫内史丘仲孚的事典。丘仲孚,字公信,乌程人。历山阴令,治为“天下第一”。有《皇典》等。下联典指宋代两淮制置使丘岳,字山甫,有文武才,誓死报国事典。
系出太公,一脉精神崇礼德;
功齐夫子,两书内外著春秋。
——佚名撰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齐·太公姜尚事典。下联典指左丘明,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据曲阜孔府档案馆发现了明天启年间版本《左传精舍志》,上有自姜太公至左丘明及左丘明之下六十余代谱系,得知左丘明系出姜姓,为姜太公21代孙,查其来龙去脉,原来太公平乱有功封齐王于营丘,太公支孙印为纪念齐都营丘,择丘为姓,为丘姓来历。后来,其高祖曾祖和祖父在楚国均为左史,父亲避楚乱归齐途中又适鲁为左史。因世代为左史官,故人们便以左氏代称。左丘明从小勤学好问,在其祖父精心辅导下,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深造自得,久而入妙。长大成人时,已才华出众,风华正茂。当其父因病告老还乡,则由左丘明继任左史官,编修国史,尽职尽责,锋发韵流,文从字顺。他尊重历史,广辑史料,针砭时弊,秉笔直书,呕心沥血。双目失明后,仍锲而不舍,口述子、侄笔录、后由其子补充,终篆辑成惊世名著《左传》、《国语》。《左传》、《国语》问世后,一鸣惊人。唐代刘知几《史通》说《左传》“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清代刘熙载认为语言精要成为时代楷模。从此,名满天下,被人崇拜,孔子与之同好恶,司马迁称其为君子,历代帝王对左丘明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明封先儒、先贤,清乾隆御赠《经臣史祖》匾额。
西枕庐峰,东朝玉笔,山水本多情,耕读渔樵俱适意;
南腾天马,北渡仙桥,林泉皆胜境,同藏出处尽随心。
——佚名撰广东省蕉岭县淡定村丘氏宗祠培远堂(丘逢甲故居)联
蕉岭丘氏客家人长途跋涉,栉风沐雨,定居闽、粤、赣山区,披荆斩棘,胼手胝足,艰苦创业,他们在克服自然界、社会上的种种艰险的历史进程中,逐渐锤炼形成客家人特有的性格素质、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他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自得其乐,视穷山恶水为绿水青山。这种健康的情操、乐观的态度、积极向上的精神,正是客家精神的一种表现。
--------------------------------------------------------------------------------
捍台拒日怀逢甲;
抗美援朝痛少云。
——试题丘(邱)氏
上联典指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事典。甲午战争后,清廷割弃台湾,丘逢甲联合台绅驰电抗议,并倡议自救,亲率义军抗击登台日军,失败后离台内渡。末三字“怀逢甲”双关,既嵌人名,寄怀念之意;又指身上“披甲上阵”意。下联典指当代志愿军一级英雄邱少云事典。在抗美援朝战争秋季战术反击战中,担任潜伏任务,卧火海忍剧痛,视纪律为生命,壮烈牺牲。末三字“痛少云”亦是双关,既嵌人名,沉痛悼念英雄之意;又寄意痛恨当时天公为什么不开眼?!为什么不乌云密布、倾盆大雨,把烈焰淋熄?!要那样,我们的战斗英雄就不会牺牲了。全联一丘(先丘——上联)、一邱(后邱——下联),旨在意指丘、邱同源。并排指丘、邱姓的姓氏源流产生时期(先得丘氏,后避圣人讳改邱姓)、上下联入联者的历史产生时期(先、后)亦相符。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丘(邱)姓开国将军简介】
邱会作中将
邱会作(1914-2002),江西省兴国县人。1929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五军团宣传队队长,军委总供给部政治指导员,军委四局三科科长,西北供给部粮抹处处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军委供给部副部长、部长,豫皖苏边区财政委员会主任兼新四军第四师供给部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5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文化大革命”中积极参与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3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依法剥夺邱会作获得的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02年7月18日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终年89岁。
邱创成中将
邱创成(1912-1982),湖南省平江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平浏游击队,同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第一纵队四大队班长,第一师一团连长、连副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44师130团连政治指导员,第45师92团政治委员,黎川独立团政治委员,贵溪县挺进游击队政治委员,红3军团第5师15团政治委员,军团供给部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四师供给部政治委员、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委员,炮兵团政治委员,延安炮兵学校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炮兵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炮兵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学员兼速成系主任,炮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2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
邱岗少将
邱岗(1913-1988),原名邱向汶,辽宁省阜新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在天津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任市委组织干事。1937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军记者,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编辑科科长、宣传科科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研究员、副部长,主编晋察冀军区《抗敌》三日刊(后改名《子弟兵》报)。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后,任晋察冀野战军宣传部部长,华北军区第2兵团宣传部部长兼新华通讯社野战分社社长,军委总政治部2室副主任。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处处长、宣传处处长兼新闻处处长,《八一》杂志社社长、《解放军报》副总编辑,《解放军报》社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逝世,终年75岁。
邱蔚少将
邱蔚(1913-1957),又名邱任,湖南省浏阳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5军1师1团排长,第6师17团连长、营长,第4师11团侦察参谋,第1师13团副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支队3团团长,第1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某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副旅长,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10旅旅长,第8纵队司令员,65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副参谋长,志愿军第67军军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67军军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8月19日休假到某海军基垂钓时被海浪吞啜、礁石撞伤脑颅骨不幸逝世,终年仅44岁。
附注:邱蔚与狼牙山五壮士 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就出在邱蔚担任第1军分区1团团长的时候。当时日军对狼牙山进行大扫荡,邱蔚正在狼牙山上养病,他立即赶到7连,部署战斗准备。当时当地党政机关和群众几万人,被敌围困。邱蔚根据杨成武的指示,命令7连坚守狼牙山顶峰棋盘陀。7连在完成阻击任务后,留下6班掩护全连突围。当时6班仅有5人,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
邱子明少将
邱子明(1914-1999),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上杭县委组织部干事、股长。1932年调入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11师司令部作战科科员,红1军团2师、政治部技术书记,30团政治处文书,红1师2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1师政治部技术书记,红1军团直属队俱乐部主任。参加了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直属队政治处政训员,第343旅685团政治处教育股股长,苏鲁豫支队第二大队政治处主任,第7旅20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叁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东北野战军独立7师政治委员,第39军152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辽沈、平津、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南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南宁地委书记。参与指挥了广西地区剿匪作战。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政治部主任,空军第3军政治部主任。1952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3军政治部主任,后兼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前方指挥所政治部主任,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政治部主任。1959年进入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学习。毕业后任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工程兵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3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邱先通少将
邱先通(1911-1975),江西省兴国县高兴镇人。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兴国模范师第16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1军团随营学校总支部书记。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4支队12大队政治处副主任,11大队政治处主任,第3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1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辽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西军区副政治委员,辽宁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5年9月14日逝世,终年64岁。
邱会魁少将
邱会魁(1905-1993),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6师16团连长,第5师15团营长,第14团管理处主任,第13团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察南支队支队长,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军区和龙支队支队长,延边军分区副司令员、副旅长,吉林军区副参谋长兼警备司令,中共吉林省委军事部部长。参加了四保临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人民武装部部长,军区司令部武装处处长、动员处处长,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6月19日逝世,终年78岁。
邱国光少将
邱国光(1918-2001),福建省上杭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供给部会计、文书、供给员、科长,卫生部供给主任。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野战医院院长,山东军区卫生处处长、卫生学校队长,军区卫生部供管主任,军区司令部管理科科长,参加了平型关、广阳等战役战斗,多次深入敌占区参加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后勤部部长,辽东军区兵站部部长,东北野战军后勤3分部部长,和第四野战军13兵团后勤部部长等职,先后参与组织领导四保临江,1947年东北夏、秋、冬季攻势,辽沈、平津、宜沙、渡江、衡宝、广西等战役战斗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兵团兼广西军区后勤部部长,广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军区后勤部部长,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央对外贸易部华南地区副特派员,广州军区后勤部部长,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等职,为部队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2月4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83岁。
邱相田少将
邱相田(1916-1984),福建省上杭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上杭县委训练处处长、组织部部长,少共岩永杭特委组织部部长,新汀杭县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青年部副部长,中共杭岱县委代理书记。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支队4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苏皖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8团政治委员,新四军军部特务团政治委员,浙东游击纵队第5支队政治委员,中共浙东区四明地委书记兼四明自卫总队队长、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旅7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旅副政治委员,第3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装甲兵学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8月20日逝世,终年68岁。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丘(邱)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邱金凯少将
邱金凯(1946.7-——),河北省南皮县人。1952年入学,1956年考入寨子完小,1958年夏季考入后印中学四班,1961年初中毕业考入南皮县中学高中部。1962年因家庭生活困难,辍学回家务农。挖过河,拉过纤,任过生产队会计,当过团支部书记。196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4月提为班长,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提干,解放军任某师司令部侦察参谋。1972年-1973年在全军大办教导队期间,兼任射击教员,立功一次。1974年任师教导队队长,1975年3月任某团团长。1976年2月至12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的8月被任命为某师参谋长。在任师参谋长期间,和师党委“一班人”通力合作,该师党委被中央军委通报表彰为“扎根边缘,艰苦奋斗,准备打仗的铁班子”。事迹被拍摄成电影《干枝梅》。1980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任学员二区队区队长,1982年8月结业,被评为优秀学员,任命为某师师长。处处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关心部属,工作勤奋,军绩突出,被军区和军先后通报表彰,《人民日报》以《职高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为题,予以报道。1984年1月任某军参谋长。1985年7月任解放军陆军第28集团军参谋长,1988年9月至12月入**进修系学习,1990年6月任解放军贵州省军区参谋长,1993年2月任陆军第27集团军副军长,1994年12月任陆军第27集团军军长。1998年8月任解放军北京军区装备部部长。2004年12月任解放军北京军区参谋长。
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丘(邱)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邱少云烈士
邱少云(1926-1952.10.12),四川省铜梁县关建乡人。1949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同年12月被人民解放军解放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战攻占391高地的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连队奉命担任突击任务。为了顺利通过391高地前3000米的开阔地带,部队在进攻发起前一天深夜进入阵地,潜伏在离敌人阵地仅60米处的草丛中。第二天上午,敌人开始向阵地前沿发射燃烧弹。一颗燃烧弹在离邱少云仅两米的地方爆炸,大火立刻猛烈燃烧起来。这时,邱少云只要滚到前面的小河沟里就可以马上脱险。但为了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地趴在地面上。野草烧完了,衣服也被烧成了炭灰,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为了最后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26岁。他的牺牲保证了潜伏任务的胜利完成。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当晚就胜利地攻占了391高地,全歼敌军1个加强连。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各一枚。
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