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姓氏的汉字或拼音,如查找姓起源,输入wang后按Enter即可

百家姓 > 犹姓
上一个: 依姓 下一个: 市姓

犹姓


拼音
Yiou
郡望
  西平郡
名人
  犹康, 犹道明
近代名人
犹国才
文献
  犹氏族谱
历史
  姓氏寻源:先零大豪有犹氏,蜀多犹姓。按,先零是汉代西羌的一支,大豪是有势力的部族首领,犹氏是古代西羌的姓氏。姓氏考略云:犹氏当是猷氏。
宋有犹道明,字行之,桐梓人,宋宁宗嘉定间进士。其先五世祖崇义,太原人,于唐僖宗乾符元年,以都总管奉命平黔、蜀蛮。乱平,遂镇有其地。崇义子朝觐,以播、瓮万户,从征黄巢,转战数省阵亡。特予世袭,立祠祀焉。道明少时,随其父堂朝京师,请入国学肄业。后登进士,官授秘书,御书“克壮其犹”四字赐之,是为犹氏受姓之始(原姓尤)。旋迁集贤殿正字。有读书处在治北二百四十里扶欢坝上。其故宅元田坝,距城五十里,今已为令狐姓业矣。相间里许,有羊背窝祀田存在。墓在元田坝天井塆,令狐正琏界内。至今天井塆宅近乡人尚称犹家屋基。邑乡贤祠亦久列杞典。洵士夫之贤者欤。
犹国材,字用侬,贵州省桐梓县兴隆乡犹官坝(今重庆市万盛区关坝镇兴隆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闰五月二十日。幼读私塾,后就读于遵义中学。1917年入贵州讲武学堂学习。犹从戎后,在川、滇、黔军阀割据混战中,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旅长、师长、军长,直至1944年弃职赋闲,1950年病故。犹的一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混战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时势的变迁。
桐梓系核心人物

1920年(民国9年),犹国材任贵州陆军总部警卫团排长。后任黔军何应钦第五旅连长。1921年,在同乡江国璠策动下,率部投靠桐梓籍周西成旅,被委为营长。其后即追随周西成征战于川黔边区。1923年,周西成组织“靖黔军”挥戈返黔,犹国材与毛光翔、王家烈同时升任旅长。在当时川、滇、黔军阀为争夺权力而混战的角逐中,周西成率部辗转战斗,实力迅速壮大,1925年即控制了黔北、黔西北的广大地区,形成以周西成为首领、以桐梓人为骨干的军人集团。犹国材成为该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被列为周预为排定的集团领袖继承序列“群(毛光翔名群麟),绍(王家烈名绍武)、佩(江国璠名佩玙)、用(犹国材名用侬)”之末。
1926年4月,周西成任贵州省主席,犹旅先行入省城接防。9月,广东革命政府列编周西成部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任命周为军长兼省政府主席,取代兴义系军阀对贵州的统治。犹国材旋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率部驻西路安顺。第一师(师长王家烈,桐梓人)驻东路铜仁,第三师(师长黄道彬,桐梓人)驻北路遵义,第四师(师长皮德沛)驻南路独山,第五师(师长侯之担,桐梓人)驻赤水及叙永、古蔺、古宋、永宁等地,教导师(师长刘仁权)、军官训练团(团长江国璠,桐梓人)、特科训练处(主任郭惠昌)、宪兵营(营长赵开明)驻贵阳地区。同时,周西成上台后,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改委了数十名县长,安排了大批桐梓籍人相继进入各级机构。习称这一集团为贵州军阀桐梓系军政集团。
周西成入主黔政以后,为防止国民党染指贵州,采取“联桂拒蒋”策略,向桂系靠拢。1927年,两广首领李济深分拨新从英国进口的枪械4000支给贵州,又令兵工厂为其赶制子弹1000万发,另赠送大型电台一部。随后,周派参谋长到两广,与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签订了《黔桂联盟协约》。
1927年4月,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当月下旬,蒋介石电令贵州周西成去湘讨共。周对蒋虽十分忌恨,但想借“讨共”之机开疆拓土,“多占几县税收,多养一些兵,”以壮大自己,称雄西南。5月上旬,周命犹国材为“讨共”总指挥,挥师入湘。当月25日占据洪江。继而王家烈率一个师的兵力进驻沅陵,杨寅亮旅进驻桃源,车鸣翼旅进驻辰溪,周积善旅进驻芷江。不料杨寅亮旅旋遭驻常德湘军熊震部攻击,退回沅陵。车、杨两部联合进取溆浦,又遭湘军陈汉章击败,陈乘胜进逼洪江,犹国材同驻芷江的周积善及车、杨两部在湘军的压迫下,退回黔境,王家烈师也返铜仁。周梦想破灭。
内部纷争

周西成战殁? 1929年4—5月,周西成率部与蒋介石授意、由龙云支持的返黔夺取黔政的李燊第四十三军作战中,黔军失利,周西成中弹战殁,李部占领贵阳。蒋介石随即明令李燊为贵州省主席。犹国材率部与毛光翔等退守乌江北岸,于是桐梓系头目聚集遵义,在多数将领推举下,由毛光翔代理二十五军军长,毛荐王家烈为副军长,整顿部队。7月初,犹国材率部协同毛光翔、王家烈反攻贵阳,将李燊四十三军赶出贵州,桐梓系再执黔政。10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任命毛光翔为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
蒋扶王倒毛? 在遵义毛光翔被推举代理二十五军长后,曾在会议上当众宣布王家烈为副军长。毛进入贵阳后,怕王“难以驾驭,”有意扶持恭顺听命的犹国材,准备以军事厅长的闲职安排王家烈。王心怀怨愤,率部离开贵阳,向外另谋发展。1929年冬,蒋介石又直接委任王家烈为“国民革命军讨逆指挥官,”令其率部赴黔桂边境,以牵制李宗仁、白崇禧的后方。为稳住毛光翔,同时加授毛为讨逆军第六路总指挥。12月,王家烈率部离开贵阳时,毛光翔有口难言,只得将计就计地令王开赴黔桂边境后,“设法将赖心辉送走,并收复铜(仁)、松(桃)和溶江,”使王家烈顺利进驻铜仁、松桃等地,取得了一块扩充军事实力,与毛光翔分庭抗礼的根据地。
1930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电令王家烈出去“会剿”红军,王率部占领黔阳、洪江。次年7月,王又按蒋介石命令,与湘军张亮基师联合,到靖州、绥宁一带发动对工农红军的围剿。自是王控制了从黔东铜仁、松桃到湘西的黔(阳)、洪(江)一带。以此,南京国民政府一次就赏其德造九子枪1000支,子弹20万发。王又通过武汉绥靖主任何成浚,购进步枪2000支和子弹,大大扩充了军事实力。蒋介石又每月拨发3万元,湖南何键每月还奉令助饷2万元,使王经费充裕,实力得到不断加强。
王家烈势力的膨胀,自然为毛光翔等部份桐梓系势力所不容。王家烈率部开赴黔桂边境时,毛光翔等人便有纵虎归山之虑。1931年元月,贵阳盛传“中央有令王绍武接毛军事,何辑武主黔政之说。”毛光翔遂采取断然措施,以犹国材取代王家烈职务,并以省主席名义,电令王家烈速轻骑返贵阳参加“整编会议”。王接电明知其诈,遂将计就计,变轻装晋省为武装进省,亲率主力4个团及炮兵团、特科训练处、独立营等部,由洪江向贵阳进发。王家烈武装进省与毛光翔争夺黔政,迅即得到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支持。1932年2月,王家烈的部队刚从洪江开抵芷江,国民政府军政部即令:“升任王家烈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毛光翔虽然明知已无法维持其统治,仍授意蒋在珍师控制乌江以北,宋醒旅占据鸭池河以西,犹国材师控制安顺以西及盘江八属,车鸣翼旅占据铜仁、松桃、思南、印江一带,意欲将王家烈围困于贵阳,让其知难而退。王家烈持以军事优势,又有蒋介石支持,无所顾虑。副师长柏辉章率领的先头部队,急驰贵阳城郊占领各军事要地。此时,桐梓系高层多数不愿毛、王彻底破裂,以致系统崩溃。主张毛光翔退让一步,“以总指挥的名义控制军政,将军长及省主席让与王家烈,以保全贵州,保全系统。”毛光翔采纳众议,派犹国材、江国璠前往龙里对王表示“欢迎。”1932年2月26日,王家烈率部抵达贵阳,毛光翔以第六路总指挥的名义,率大小官员到油榨街农林学校迎接。4月14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王家烈为贵州省政府主席。”犹国材升任副军长,得滇军龙云支持,驻防割据安顺黔西北一带20余县。
王、犹之战? 王家烈借助非桐梓系势力登上省主席宝座,为桐梓元老人物所不满。王就任后,着手改组省政府,毛光翔当政时的委员除黄道彬一人蝉联外,余皆免职。一部分桐梓头面人物奔走联络,抨击王家烈要“搞垮桐梓系,”“成立新二十五军系统。”毛光翔即抓住时机,企图利用“桐梓同乡会”的力量,将已四分五裂的桐梓系集合于“反新二十五军”的口号下,形成反王势力。王家烈虽为军长兼省主席,而毛光翔继续保持其总指挥的头衔,在军事上,除王的直属部队之外,毛依然可以暗中指挥,使王难于驾驭。1932年8月,以毛光翔为首的原桐梓系集团与王家烈政权之间的矛盾加剧,于是拉开了桐梓系集团同室操戈的序幕。王部简文波旅开抵鸭池河,与蒋在珍部发生激战;犹禹九旅奉令将蒋在珍属下宋醒旅赶出毕节。经过激战,简文波旅攻破蒋在珍防线,兵抵白腊坎,直趋遵义。正当王部全力进攻遵义时,驻安顺的第二师犹国材部,于1932年11月24日迅速袭占贵阳。王部回援不及,败走榕江。12月初,蒋介石令犹国材接任第二十五军军长,暂兼代贵州省主席。
王家烈退回榕江后,收容整理部队。1933年1月19日,王攻下贵阳,毛、犹仓惶败走,城内一片紊乱,“被杀之兵满城,而被劫之家亦不少。”王家烈攻占贵阳后,重新恢复统治。4月8日,国民政府复任王家烈为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犹国材“毋庸暂兼代。”
经过这场混战,王家烈政权政治上更加脆弱,军事力量亦大不如前。围攻安顺的队伍久战不能取胜,不得不与犹国材的第二师进行谈判,让第二师顺利撤退。犹国材败走云南后,“得蒋介石十万重金之助,又得蒋密滇龙助犹攻王之电“。经过整休,犹国材在云南龙云的支持下,于1933年4月,分3路举行反攻,回驻盘江八属,与王家烈形成相互制约的局面。
桐梓系集团的内部纷争,除自身利益矛盾冲突外,与蒋介石进行的分化瓦解也密不可分。蒋采取这种分化瓦解之策,不断削弱各地方军阀的实力,为乘虚而入创造条件。
蒋控制贵州与王、犹堵截红军

王、犹之战后,王家烈与反对他的部队明争暗斗之际,1934年5月中旬,贺龙率领的红三军,由彭水进入贵州,6月底在黔东地区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王家烈十分恐惧。他一面“电呈中央,请立饬川湘鄂各军协剿”,同时召集亲信会商制定进军黔东方略,通过何知重、黄道彬等要员的斡旋,于1934年8月底与犹国材举行了“关岭会议。”王对强手犹国材作妥协让步。双方商定:犹国材的6团兵力交王统率,当即开赴黔东、湘西一带与红军作战;王家烈则让出省主席一职畀犹代理,并保举犹国材为剿“匪”总指挥。会后王电国民党中央政府以示“一致团结,奋发效命。”
“关岭会议”后,王家烈下令驻印江、德江的黔军5个团,由旅长李成章指挥,向黔东特区发起进攻。9月28日,在“木黄战役”中,红三军将黔军击溃,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在此之前,红六军团也于9月上旬进入黔境。王家烈急回贵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防剿部署,指示财政厅向国民党中央政府要求经济接济。还分别致电湖南何键、广西李宗仁、白崇禧派兵入黔“协剿”。
不久,何键和李、白分别派代表到筑与王家烈会商“剿赤”办法。还捎来李、白所获信息和建议:“李、白接上海密电,红军主力将离开江西,蒋介石必将借追剿红军的机会,派中央军进入西南各省,夺取政权,”“李、白建议,滇、黔、桂三省出兵,在黔桂边境的黄沙河一带防堵,压迫红军主力向湖北秭归、巴东方面渡江北上,以免蒋介石一箭双雕的阴谋得逞。”王同意李、白的意见。
就在黔、湘、桂军阀加紧纠合之际,红六军团于9月20日兵分两路进至黎平。后在甘溪与桂军相遇,因寡不敌众,主力被截成3段,陷于黔、桂、湘24个团的包围之中,红军采取“灵活的游击动作,”转战于石矸、江口、印江一带,跳出了包围圈,10月下旬,红六军团的各部在松桃、印江等地与红三军会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于在反击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撤离江西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由于湘桂军阀均惧怕蒋介石借追剿红军翦除异已,染指各自所控制的地盘,因此,都采取“保境守土,驱逐为上”的“送客式的追击”策略,使红军很快突破了蒋介石所部署的4道封锁线。由于形势的变化,中央红军放弃了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变进军方向,由湖南通道转向统治力量较弱的贵州。
蒋介石立即向湘、黔、川各省发出堵截红军的“筱电”,命令王家烈以瓮洞沿清江河上游至黎平,经中潮至洪州,为其守备区,于锦屏、黎平两地,设置有力部队相机堵击、阻击入境。为了达到消灭中央红军于西南腹地的目的,并进而控制西南,摈除地方势力,蒋介石将嫡系薛岳部、黔军王家烈部、桂系廖磊部归入何键“追剿军”总部统辖,仍以薛岳为前敌总指挥,迫使王家烈纳入蒋的统一指挥之下。
王家烈接蒋介石电令后,经反复酌量,终于“决定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一面尽量给红军以打击,使早日离开黔境;一面相机同两广联系,保存实力,以图生存。”1934年11月上旬,王家烈在贵阳召开有犹国材、侯之担在内的高级军政人员会议,落实防堵计划。确定以二十五军主力各部集结黔东各县防堵红军。12月13日,王赶赴马场坪督战,仍任命犹国材为“贵州全省剿匪总指挥,”促其所部迅速出动,又命副军长侯之担派兵集中施秉、黄平,沿乌江布防。派第一师师长何知重为“贵州全省剿匪副总指挥”,往施秉指挥前方各部。
为配合王家烈的防堵部署,蒋介石急令湘军刘建绪部赶赴黔东,在乌江东岸一带布防;又电令原在川鄂边境的徐源泉部,往四川酉阳、秀山一带围堵。同时,还令其嫡系薛岳部的吴奇伟、周浑元两个纵队(军)尾随红军,兼程向贵州跟进。
由于桐梓系军阀内部矛盾,犹、侯两部行动迟缓,直到12月中旬,黔军各路仍未能抵达指定地点,而王家烈的主力部队被红二、六军团牵制在铜仁一带,实际上赶到黎平、锦屏一线阻击红军的只有何知重直属的两个营、周芳仁的两个团和一些民团。
中央红军在王家烈赶到马场坪的前一天,前锋部队已抵达黔东南黎平城下,黔军及民团仓惶迎战,一触即溃,红军势如破竹,突破清水江后,迅速攻克锦屏、剑河、施秉、台拱、镇远、黄平、余庆等县城,31日,直抵乌江南岸。

惨败与桐梓系瓦解

当时驻守黔北、川南一带的,是二十五军副军长、兼教导师师长、川南边防司令侯之担。王家烈在贵阳召开防堵红军会议上,委侯任贵州剿匪后备总指挥,令其防堵乌江北岸及黔北地区,许以将红军逐出黔境后,由侯主黔政。会后,侯调集其13个团的全部兵力驻防黔北各地,亲率6个团集结于乌江。在各主要渡口设重兵扼守。侯部吸食鸦片为甚,号称步抢加烟枪的“双抢兵”。侯自恃兵多将广,天险难攻,终朝吞云吐雾,卧吸鸦片,只待成功。
1935年元旦,红一军团二师抵临乌江江界河渡口。次日上午即发起进攻,未克。3日上午,红军再次强渡,战至下午,突破封锁线。随着江界河渡口的攻克,黔军侯部土崩瓦解,向后溃退。“双抢兵”丢的满路烟枪。一个所谓“三八式连长”(他一连人都是三八式枪,是侯之担的卫队)受了重伤,其士兵用绳子捆起他手脚四肢,像抬猪一样抬着走,结果在半路上抬死了。
中央红军渡江后,乘胜追击,不停地攻击前进,于元月7日晨占领遵义城。同时红军右路占湄潭,绥阳,中路占桐梓城和川黔边之松坎,击败川军廖泽旅。数日之内,侯之担部先失乌江,后丢遵义和整个黔北,败奔赤水。1万多人的部队损失过半,大部份枪弹被红军缴获。
当侯之担部在乌江北岸与红军激战之时,尾随红军入黔的“中央”军吴奇伟、周浑元两个纵队到达施秉、黄平、镇远一带。这时王家烈见红军入黔后并未指向贵阳,希冀红军只是越境而过,自己剩下的有限力量,不敢再与红军较量。在红军突破乌江,挺进黔北之际,王家烈同犹国材回到贵阳“取观望态度。”
就在这时,薛岳约王家烈、犹国材等人在重安江会面,确定“平越、黄平、余庆一带防务,由中央军负责,黔军则移至贵阳附近,侧重清水江及开阳方面防务,堵‘匪’西窜。”但是,事后薛岳并没有在平、黄、余一线展开兵力,而是派其主力直取贵阳。打破了王家烈守住贵阳、保全实力的梦想。他不得不派犹国材等赴前线指挥,几乎全部黔军被逼上与红军作战的黔北第一线。
红军击败侯部后,并未前进,在遵义、桐梓、湄潭、绥阳休养兵力12天。召开了遵义会议。
在此期间,蒋介石调集西南地区各路军阀部队共150多个团、40余万人的兵力,企图从川南、黔北、滇东、湘西4个方向实施合围。
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抓住战机,于“土城战役”后一渡赤水,由四川的叙永,古蔺转入云南扎西。根据敌人主力大部集结川黔边境,黔北之敌相对薄弱的情况,旋又决定“停止向川北发展,”避实就虚,挥师掉头东进,回师黔北,“消灭贵州、四川、云南以及蒋介石的追剿部队,”首先打击战斗力最弱的黔军王家烈所部。
2月18、19两日,红军分别从太平渡、二郎滩渡赤水河,25日再一次攻占桐梓。王家烈立刻由贵阳赶赴遵义坐镇指挥。驻遵师长柏辉章急令旅长杜肇华率刘鹤鸣团扼守娄山关。26日拂晓,红军向娄山关发起进攻。经激战,红军攻克娄山关。当日在娄山关即与由遵义向娄山关攻击前进之王家烈部两师人接触。王部几次仰攻娄山关,均被红军守军击退。红军派大部由两翼包抄王军之后,攻占王军背后之遵桐马路上的板桥镇,截断王军归路,而娄山关之红军亦居高临下进攻王军,王军不支,被4方包围,两师人大部缴枪,小部溃散。红军当夜占领遵义。闻王家烈出走时只率师长柏辉章等随从数人。此仗实使王家烈倾家荡产。次日,自贵阳前来增援王部的薛岳所部由吴奇伟率领的两师人(不知王败得这样快),在遵义受到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包围夹击,大部份被缴枪。吴军全部辎重尽为红军所得。
红军在遵义战役胜利之后,驻重兵于遵城西南60华里的鸭溪,引诱薛周两军及川军决战,薛周两部及川军均小心异常,不轻易进攻。红军几次在赤水河两岸引诱决战,薛周两军均不前进,只小心地构筑碉堡。红军即急行军乘隙偷渡乌江,拟向南威胁贵阳。红军南渡乌江,即思入川,但红军则故向东,佯攻瓮安、黄平。待南京军东向及滇军出滇而向贵阳时,红军忽然向西南插入贵阳,竟由贵阳与龙里之间通过,以佯攻贵阳姿势,而以主力占领定番(今惠水)、长寨、紫云等县城。
红军占领长寨之后,军委的战略方针是迅速渡过北盘江向云南前进。红军十一团在占领广顺城第二天,接到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抢渡北盘江的直接命令:“十一团为先遣团,於明日十二时赶到北盘江,控制渡河点,并架设浮桥”。“同时,占领白层河渡河点,掩护全野战军渡河。”在到达北盘江以后,即由蓝参谋长率领十一团第一营经孔明坟沿江而下占领白层,控制白层渡河点,以便军事委员会直属队与第五军团及其他部队渡河。
白层是北盘江的重要渡口,为贞丰、兴仁的门户,常驻有重兵把守。在黄昏以后的时候,第一营到达了白层。所有的渡船与商船都停泊于彼岸,为犹国材之一营派兵看守着。河水深不可测,自然也就不可能徒涉了,并且由河岸到贞丰城要经过一个山口(从大山中间凿了一个口,好像城门一样),这就增加了红军渡河的困难。
“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机关枪架起来打了再说。”蓝参谋长这样向田营长说。
“啪!啪!啪!……”
河对岸的敌人并没有还枪,只是把卡子以及河岸的灯光完全弄熄了。敌人并没有什么动静。于是红军休息下来了。除在沿河布置警戒外,还到处征集架桥材料,准备拂晓强攻。
“报告!”一个小哨的排长向田营长报告情况:“河中间过来了一只船,不知道做什么的!”
大约是晚上10点钟以后了,守白层的敌军营长慑于红军的声威,不敢与战,派了他的副官来办交涉。探听红军的行动。
“只要过河,什么都不要!”这是红军向副官提出的。当然还是带着些外交式的客气。经过以实力作后盾的宣传之后,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把船给红军渡河,借路给红军过。
“究竟我们为什么……”那副官多少带着些不好开口的样子,但他终于说出来了,“上级有命令,就是这样的过去,似乎不大好,还是假打一下吧!”
半夜的时候,渡船一只一只地从河的对岸摇过来了。同时间对岸敌军(似乎也是友军了)的灯光也燃起来了,但那灯光慢慢地向这边移动了。红军也就不客气地驾上船一船一船地渡过去,依约假打了几枪。红军就在这样“还是假打一下吧!”的情况下安然地渡过去了,白层的渡河点就这样控制在红军之手。
红军渡过北盘江,并占领贞丰、安龙、兴义等县城。此种机动,确出蒋介石意料之外,而当时滇军4个旅已入黔,南京军、川军、黔军、滇军,均落于红军之后,红军反得乘空入滇,一路无阻,到处缴获少数滇军之枪械,占领滇中许多城市,截断昆明通黔的几条汽车路。红军入滇目的本在渡过金沙江,故即分兵两路入滇:主力则占沾益、马龙、寻甸、嵩明而直逼昆明;而另一路则先在滇黔边境吸引黔滇军,曽击败犹国材之5个团,乘胜入滇占宜威东川两府,后直趋巧家县而渡过金沙江。红军主力逼进昆明,云南全省震动。但红军目的并不在占昆明,而是引诱滇军不向金沙江边而急援昆明。同时红军原定在交西渡(亦名绞车渡)口渡过金沙江,但为迷惑追军而故意西占禄勤、武定,更西进而占元谋,由元谋北上至龙街佯作渡河。这一调虎离山之计,使追军周浑元和滇军、湘军将全部进剿部队,均趋元谋。而红军却全部在交西渡无阻碍地渡过金沙江。龙街之佯渡部队,亦由捷径赶回交西渡。红军在金沙江边安然渡了9天9夜。待追剿部队折回交西渡,红军已全部渡过金沙江,完全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实现了北渡长江的目的。
中央红军离开贵州,“剿共”战事告一段落。王家烈的黔军经蒋介石一再推向第一线作战,损失殆尽,蒋介石即逼王下野。1935年4月6日,王家烈辞去贵州省主席职。4月底,蒋介石即在报上公布免去王家烈二十五军军长职务。桐梓系军阀对贵州长达10年的统治即告结束。二十五军各部被蒋介石分编为5个师,直接归蒋指挥,后又将这5个师调离贵州,分散驻扎。犹国材所部被改为一二一师,原犹部参谋长任师长。7月中旬,蒋介石令驻黔绥靖公署划全省为4个绥靖区,犹国材任第四绥靖区指挥官。随后,犹即被免去本兼各职,调南京陆军大学高级班学习。1936年1月,犹被授衔为中将。1939年,军政部委犹为军政部驻西安办事处主任。1944年秋,犹奉调赴重庆军政部。抵重庆后,遂弃职返遵义赋闲。1950年农历10月病故于贵阳。故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贵阳市军管会荐犹国材为西南行政区军政委员会委员及贵州省政协副主席人选,因病未到任。